自由時報 – 2013年11月18日
〔編譯詹立群/綜合報導〕
人到底有沒有來生?這個問題長久以來被宗教界討論,但從未被科學界證實。
現在,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克森林醫學院大學教授蘭薩(Robert Lanza)聲稱,從量子物理學(Quantum physics)角度出發,有足夠證據證明人死後並未消失,死亡只是人類意識造成的幻象。
蘭薩聲稱他在量子力學中找到證實「人死但未消失」的證據。
他提出生物中心論(biocentrism)支持自己的論點,指稱是生命創造宇宙,有個人意識才有宇宙的存在,實質上的生命與生物是真實世界的中心,接著才有宇宙,宇宙本身並不會創造生命;意識使得世界變得有意義,時間與空間只是人類意識的工具。
死亡只存在意識當中
蘭薩指出,就此論點來看,我們所熟知的死亡其實並不存在,沒有確實的邊界可用來描述或定義死亡。我們一直被教導「人終有一死」,但本質上死亡只存在我們的意識當中,生命只是碳元素與其他混合分子的活動,一段時間後又回歸大地。
簡單來說,人只知道肉體會活動,但蘭薩的研究發現,人在心跳停止、血液停止流動時,即物質元素處於停頓狀態時,人的意識訊息仍可運動,亦即除肉體活動外,還有其他超越肉體的「量子訊息」,或者是說俗稱的「靈魂」。
他說,生物中心論類似「平行宇宙(Parallel Universes)」:
當下所發生的每件事情,在對等的多重宇宙(Mutiple Universes)中也同時進行,
當我們開始質疑、重新思考關於時間與意識的問題時,也同時影響另外一邊對等的我們的意識。當生命走到盡頭,即身體機能盡失時,蘭薩認為,還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。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量子力學證實-意識不死-221023742.html
次原子物質看來是不斷互相交換信息的,因而持續精緻化和細微化。
所以,宇宙不是一個包含著靜態而獨立的物體的倉庫,
而是由不斷轉換且相互連結的不同能量場所形成的單一有機體。
在其極細微的層次,我們的世界肖似一個巨大的量子信息網絡,
其所有組成成分不斷以電話保持聯繫。
唯一可以讓小電子雲或然率固定下來和變成可測量的,是一個觀察者的介入。
一旦科學家對次原子粒子進行更徹底的觀察測量,粒子就會從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狀態「垮陷」(Collapse)為特定狀態。
這些早期實驗的發現有一個深遠涵義:流動的意識是可以把可能轉變為真實的。
看來,在我們對一顆電子進行觀察或測量的同時,似乎也幫忙決定了它的最後形態。
換言之,創造我們宇宙的最基本材料乃是那觀察它的意識。
量子物理學的好幾位核心人物都主張,宇宙是民主的和鼓勵參與的:
是觀察者與被觀察者攜手合作的結果。
易言之,不只是觀察者把被觀察者帶入具體的存在狀態,
宇宙中也沒有實際的東西能獨立於我們對它的感官知覺之外。
這意味著,是觀察者的觀察(換言之是意識的介入)把果凍給凝結下來的。
這意味著,「真實」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流動或變動的,因此是可以被影響、形塑。
認為意識可以創造、甚至可能影響物理宇宙的觀念,同樣與今日主流科學的意識觀相悖。
現代科學家對意識的看法繼承自十七世紀哲學家笛卡爾(Rene Descartes),他認為意識與物質是互不相干的,意識是腦子所產生,完全封閉於我們的頭顱骨裡面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http://twcomy.pixnet.net/blog/post/23115020-量子力學與意識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