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

三法印與人生觀

 

三法印──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」


佛陀開演此法義的目的,是為了讓人類認識世間真相,從而清楚人生方向

積極尋求圓滿自在的人生道路。


至於三法印與人生觀有何關係!以下分別略說:


一、諸行無常 ── 惜緣人生

「諸行無常」,在說明世間一切事物及現象,無不處在遷流變化之中。

就因為「諸行無常」,人與人之間彼此才更需關愛,相互珍惜。尤其是珍惜身邊的親人、好友、同事等緣分。有時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所謂「東西壞了,容易修補;人情懷了,難以補修。」畢竟人際關係的建立需要時間的累積。


二、諸法無我 ── 融和人生

「諸法無我」,在說明世間萬物皆無法獨存,乃依因托緣才生起,此是世間不變的法則。就佛法修行而言,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說:「能夠『無我』才能融入大眾,才能『以眾為我』。」所以,「無我」是修行的根本。」

學佛能「無我」,便可削弱內心的習氣,去除自私,融入大眾。所謂:「一室千燈,燈燈相照,光光相融。」如桌燈與壁燈,兩邊光線毫無界限,光與光是合為一體的。 

但現實中,少智之人習慣以自我為中心,如:我的房間,我的座位;那是你的事,你的問題,你的錯等等。一旦別人碰觸到界限時即反彈。因此,與人相融和睦共處就是「無我」的修行。從大眾中泯滅內心的我執、人我對待,才有好的人際關係。



三、涅槃寂靜 ── 自在人生

《雜阿含經》云:「貪欲永盡,瞋恚永盡,愚癡永盡,一切諸煩惱永盡,是名涅槃。」因此,涅槃是三毒(貪瞋痴)煩惱永息,任運自在的境界。

而我們人生也是被錯誤的認知及貪瞋痴所繫縛,不得自在。


循著「諸行無常」、「諸法無我」的法則,斷除煩惱,才能證得「涅槃寂靜」而出煩惱。



一般人總誤以為涅槃後就與世隔絕,像死亡一樣消失了。其實,這種想法與涅槃精神截然不同。真正的聖者,涅槃解脫後還是依然在人間生活,教化眾生

如《金剛經》所云:「爾時世尊,食時,著衣持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缽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


從經文中顯然明白,已證得涅槃境界的世尊,依然過著平常的生活

不去揀擇飲食的好壞,也不被人我是非所擾,

其內心境界卻是清淨光明的,此即自在的人生。 


縱觀古今,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三法印是永恆不變的真理。

時間觀來講是「無常」;

空間觀來講為「無我」;

悟後境界來說便是「涅槃」。



吾人若能將三法印生活結合,

明白「諸行無常」,生活即懂得惜緣,樂觀面對人生;

照見「諸法無我」,則能與人相融和睦共處


從大眾中,泯滅內心的我執

證得「涅槃寂靜」的自在境界,也就不難了。




詳參:

https://www.merit-times.com/NewsPage.aspx?unid=252462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